本报讯 (记者 张丹丹 通讯员 厉宝仙) 因为一条短信,临安山区一位名叫凌飞云的老农,一夜之间成了超市、特产代理商甚至普通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这位卖了多年野笋干贩销的老农没想到,往常要卖一个多月的山货,现在仅用5天就卖出了大半。这条短信,就来自我省农民信箱的“每日一助”平台。 为了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我省在农民信箱中专门开设了农产品买卖信息平台。不过,对于不少农户来说,由于没有电脑或者不会使用,农民信箱的交易平台离他们还是有些遥远。今年5月份,农民信箱选择了更加普及的传播方式——手机短信,将农产品的供求信息传至全省200多万名农民信箱的用户。 白杨梅是临安市三口镇葱坑村的特色农产品,甜度适中、入口清新,但由于没什么名气,大部分由相熟的收购商订购,价格也一直比不上慈溪、黄岩、仙居等地。今年,村民林财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农民信箱的工作人员,通过“每日一助”的平台,发布了自家白杨梅的销售信息。到了周末,陆续来了300多名游客来采摘杨梅,杨梅的价格从六七元一斤涨到了10元左右,连采杨梅的篮筐也跟着变成了紧俏货。临安市农业信息中心主任吴关宝说,对于这种零散的、保鲜期短的农产品来说,短信方式最为直接,效果也最好。 “每日一助”不仅提供了山里货外销的大好机会,还成了一些尚未打出名气的农产品的宣传平台。金华市益康真菌研究所生产的破壁灵芝孢子粉一直是上海、广东等地药厂、保健品厂的畅销原料,由于零售价比收购价高出1/3,总经理吴晓明一直都想开拓零售市场,但市场上破壁灵芝孢子粉的次等货、假货不少,普通消费者又无法识别,因此,一直做不大零售。“对我们来说,‘每日一助’的发布,是对我们产品的一种肯定,”吴晓明说,经“每日一助”宣传后,每天都有40多个咨询电话,已陆续有40多位消费者上门购买。金华市农业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陈浩贵介绍,“每日一助”发布的信息都要经过当地农业部门的审核、把关,“对于知名度低、销售渠道单一的农产品来说,这是一个成功推向市场的捷径”。 诸暨的枣子、玉环的鲈鱼、平湖的肉猪……截至8月初,农民信箱已经向全省发布了2378条“每日一助”信息,帮助达成农产品交易和意向超过1亿元。如今,除了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不少招聘信息、技术服务信息也陆续通过“每日一助”发布。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