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司新闻 > 农业创客悄悄涌现

推荐文章

热门点击

农业创客悄悄涌现

时间:2015-10-12来源:[db:来源]

   (上接1版)

   “我们没做广告,但现在每一季能卖出上万盒。”李明宴说,现在每年销售量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公司销售的“闪光点”。

   休闲农业也成为创客集中之地。

   “现在我们是花钱,让孩子来体验种地。”在长寿长相忆的福园,一位看着孩子种蔬菜的家长感慨,“不过,在这里种菜的过程中,孩子知道了很多自然知识,和我们小时候单纯的种菜不一样了。”

   福园把农耕文化体验、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农产品定制“三合一”,创意还获得首届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金奖。

   额外的烦恼

   在农业领域当创客,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不少农业创客对记者说。除了农业领域常见的融资难、风险大之外,农业创客还有一些“额外”的烦恼。

   “现在还是有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们是在‘忽悠’。”渝东北一位从事创意休闲农业的业主告诉记者,有次他在向相关部门介绍自己准备借鉴传统农法、整合中医理念发展体验农业时,对方冷冷地回应:“不就是想整个农家乐吗,搞得这么玄玄乎乎的。”一句话,让这个业主“透心凉”。

   缺乏跨界人才,则是困扰农业创客的又一瓶颈。最近一年,福园负责人、长相忆董事长钟敏跑了十多个招聘会,发了上百份材料,来应聘的有二三十人,但真正符合企业需要的几乎没有,“以策划为例,我们需要既懂农业,又对文化、网络较熟悉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在出高薪也很难招到这样的人。”

   创意农业也需要宣传,但创客却感到很难找到合适的营销途径。“自家养”礼品菌包老总李明宴曾与一些知名电商平台联系过,但对方一开口就要二三十万元。看到他有些犹豫,对方还流露出“这生意太小”的意思。现在,他请一家小公司做的APP正在调试中,“不知道实际效果如何,只能说凑合着用吧。”

   高昂的物流费用,也让部分农业创客心烦。巫溪祥云食用菌将部分灵芝塑形后,做成灵芝盆景对外销售。今年年初,公司经理李晓燕发了一个十多公斤重的盆景到主城,快递收她三十多元,让她感到心疼。“因为快递费挤占了相当一部分利润空间,有时发出的货品价值还没快递费多。”李晓燕说,同时,较为粗暴的运输,也让人担心运输途中盆景造型“走样”。

   还需多方合力

   “创客将成为推动新型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曾断言。但作为创客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还需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首先,是让更多的人理解‘农业创客’。”重庆大学向鹏成教授表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引入新理念、新技术才会得到长足发展,而这些都要有创客的积极参与。要在发展中大力宣传农业创客的作用,并为他们提供融资、担保等方面的支持,尽可能减少他们前进中的阻碍,才能激发更多人成为农业创客的积极性、提高创客们的存活率。

   农业创客们遇到的人才瓶颈,也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现实存在的困难。除了对传统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外,各级政府在培训中,还应加强对营销、策划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在其中贯穿互联网思维等现代理念,以帮助创客们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步伐。

   “边远农村更需要创客。”向鹏成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力度,给予他们必要的宣传与物流支持,降低农业创客“触网”的成本。

   链接>>>

   怎样才能当农业创客

   目前我市农业创客并不多,而已加入农业创客队伍的人中,大多从事水果、蔬菜生产,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市农委特经处处长洪国伟表示,为社会提供初级生产资料的农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农业产生创客的难度更大。

   要想成为一名农业创客,他建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对农产品进行功能延伸着手,像浙江等地将刚孵化出的小家蚕装在盒子里销售,并每周提供一次桑叶,许多家长将其作为一种科普材料买回家给孩子作观察,销售异常火爆。另一方面,在农业实现规模化的今天,可借鉴工业的“定制”生产。如生产富含硒或SOD的绿色果蔬,提供造型特别的植物等,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从而获取较普通产品更高的利润。

  (原标题:农业创客悄悄涌现)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