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推动之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空间和潜力。在14日开幕的第十一届文博会上,“文化+旅游”模式得到了全面展现。深圳华侨城、广州长隆集团以及河源、湘西以及鄂尔多斯等地纷纷带来了具有文化内核的旅游产品和项目。 企业感言在文博会中得到成长 漫步文博会8号馆,“文化+旅游”的主题设置让该馆呈现出与其他展馆截然不同的休闲气息。“文化+旅游”模式领头羊企业华侨城集团的展台洋溢着“创想”的气息,现场既有孩子们充满想象力的表演,也有挂满了梦想卡的梦想树。 站台上最引人注目地莫过于“全民梦想众筹行动”的专题区域,通过现场组织“扫码就送多肉植物”的活动,引发了不少观众的围观参与。 据悉,自2013年起,文博会在8号馆设立文化旅游馆,展览面积7500平方米。集中吸引代表中华历史文化层、现代文化层、民俗文化层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密集展示国内知名文化历史古迹、人文景观、文化创意主题公园和国家级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消费热点,开拓海内外文化旅游市场,提升文化软实力。 经过两年发展,文化旅游馆展示内容越来越多元化,既展示了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项目,亦展示了推广文化旅游产业链上服务及设计类项目,力求打造更专业化的“全产业链”文化旅游,体现城市人文精神,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 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平春表示:文博会是一个提升品牌、展示产品、整合资源、助推发展的平台,作为分会场,华侨城除了收获合约外,还拓展了国际市场,企业与文博会在这些年里共同得到成长。 全国多地“旅游+文化”项目参展 与以往相比,今年的文化旅游馆有着更为成熟的发展。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馆产业链相关机构参展数量较去年有所增长,国内政府组团参展文化旅游馆比例较去年也有所增长,第十一届文博会文化旅游馆政府组团面积占展馆比例接近60%。 除了深圳旅游协会组织市内景区景点、酒店参展,宣传展示深圳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之外,国内旅游景点、节庆演艺项目、具有当地风情的旅游产品、产业链上的发展项目等也在今年得到了极大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次参展文博会,丰富多元的文化旅游产品尽展当地民族风采。在文博会现场,记者看到,“神秘湘西”主题展馆位于文博会文化旅游馆核心位置,占地约112平方米,外观设计整体展现原汁原味的湘西传统建筑风格,最大亮点就是独具民族风格的吊脚楼,配以土家族、苗族文化元素精髓,为观众营造真实的展示布局视觉效果。展厅内部汇集了土家织锦、泸溪踏虎凿花、苗绣、凤凰蓝印花布等非遗工艺品,凸显旅游以文化为核心的内涵。 在文化+旅游融合愈发紧密和深入的2015年,文博会的平台作用快速凸显——第十一届文博会刚刚开幕,喜讯就已经传来,5月13日下午,带着三亚亚龙湾热带森林旅游区、亚龙湾兰德玫瑰风情产业园、凤凰花海、兰花世界文化旅游区等8个项目的海南省重点项目推介会顺利签约,共计14.21亿元。而这些项目,正是“文化+旅游”模式下结出的累累硕果。 不难发现,十年文博会,为拥有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区快速地聚集了资本项目和人才要素,助力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优质的文化旅游资本。 ■亮点 欢乐海岸:既有“艺术盒子” 也有时尚秀场 作为深圳“文化+旅游”的创新舞台,欢乐海岸在今年已是第4次成为文博会的分会场,在4年的时间里,欢乐海岸借助文博会东风打造了一系列城市级品牌活动,让“城市文化会客厅”的理念深入人心,品牌影响力也不断升级。目前,欢乐海岸已成为创意展示的场所、艺术交流的空间、文化体验的平台,并致力成为全国领先的商业综合体标杆,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想文化高地。 14日下午,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欢乐海岸分会场系列活动在O’PLAZA欢乐海岸购物中心启幕。以“欢乐海岸盒子艺术空间展”和“永不落幕的秀场——欢乐海岸时尚品牌巡礼”为核心的分会场系列活动揭开神秘面纱。 主展览“盒子艺术空间展首展:邂逅实验”是由欢乐海岸联合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艺术展览,主展厅是由商铺改造而来的巨大“艺术盒子”,副展厅则由6个精致的约6平方米的白色盒子橱窗组成,分别陈列出精心制作的艺术作品。 策展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范勃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欢乐海岸1年推6个展览,两个月更新一次,这次的展览率先推出25名学生充满实验性和突破性的作品,将独特的当代艺术基因融入公共商业空间,让繁忙的都市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它们的艺术价值,并邂逅生活、品味艺术,感受深圳艺术范十足的另一面。” 首届深圳时装周掀起的秀场风云并未平息,欢乐海岸作为新崛起的深圳时尚窗口和地标式秀场,在文博会期间又将”秀场“搬进购物中心。一场“永不落幕的秀场——欢乐海岸时尚品牌巡礼”活动在文博会期间将接棒走秀,让前来休闲游玩的市民体会到“城市文化会客厅”的独特魅力。 汕尾:展示海洋文化 推介非遗项目 汕尾展团参展本届文博会,带来了9家企事业单位和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的11项产品(作品)和2个文化旅游项目。 据了解,汕尾市海洋文化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9项、省级26项。为推动海洋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今年文博会,汕尾市组织了文化旅游推介项目红海湾沙滩旅游文化节、招商推介项目郑成功胞妹——郑祖禧纪念馆2个文化旅游项目参展。 传统非遗项目往往与旅游紧密结合。本届文博会上,汕尾展团既包含享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在内的9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的图片展示,也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滚地金龙等2项艺术项目现场表演。同时,还有汕尾市2位省级非遗传承人创作的4件作品参展。其中,有省级非遗传承人赵伯扶创作的碣石麦杆画作品《双龙戏珠》、《锦上添花》,还有省级非遗传承人施韩洲创作的碣石木雕作品《仙姬送子》(金木通雕)、《和谐家园》(素木通雕)。 据悉,汕尾还带来了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海马酒、客家黄酒的酿造技艺。此外,作为旅游伴手礼,陆丰皮影衍生品、海丰梅陇银首饰系列产品、陆河灵芝系列产品等,在本届文博会上也都一一亮相。 鄂尔多斯:多条旅游线路可赏内蒙美景 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打造鄂尔多斯旅游品牌。建设我国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是鄂尔多斯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本届文博会,鄂尔多斯寄望借助这一国际化平台,大力宣传推广鄂尔多斯旅游环境、政策、形象、产品和项目,全面扩大鄂尔多斯文化旅游吸引力和影响力,助力鄂尔多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尽快形成支柱产业。 在展区,最抢眼的展示是鄂尔多斯的各条旅游线路方案和产品。其中,包含了成吉思汗陵、响沙湾两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康巴什城市景区、阿尔寨石窟、上海庙草原大舞台、碧海阳光温泉、恩格贝旅游区等多条旅游线路。现场,鄂尔多斯展团以动画视频演播、体验互动、路演站台、礼品发放等手段吸引观众眼球。 (原标题:助力文旅资源化为优质资本)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