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公司新闻 > 白山:林权改革让农民得实惠

推荐文章

热门点击

白山:林权改革让农民得实惠

时间:2015-10-16来源:[db:来源]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白山:林权改革让农民得实惠来源:新文化报 - 新文化网

  A06版

  新文化白山讯(记者 曹逸群)白山市江源区咋子镇育林新村食药用菌种植基地接菌车间里,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不一会儿,一个个灵芝菌袋便排满了车间。负责人赵学斌说,明年这些菌袋将给他带来百万元的收入,效益十分可观。

  50岁的赵学斌是育林新村的农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他承包山林,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不断扩大规模,从当初年收入两三万元增长到如今的百万元。

  2008年12月,白山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205万亩的集体山林,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给11.1万农户。造林由过去的“要我造”变为“我要造”,造林面积逐年增加。同时,林改也使过去遗留的林权纠纷得到了解决,促进了和谐农村的建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受益的不只是农民,还有林业工人。今年34岁的李明昆是临江市红松母树林管理站的工人,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他和同事都变成了森林的主人。承包山林,自主经营,自主管理,收入是原来的两倍。

  白山市积极推行林权抵押贷款,与金融部门研究贷款程序、步骤和林业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及要件,让农民用林权贷款发展经济,增收致富。

  “十几年前村里分给我一些荒山荒地,由于没有资金投入,产权不明晰,多年过去,林子也没长起来,也没什么收益”。临江市闹枝镇冰湖村农民吕彦龙说,林权制度改革后就不一样了,有了林权证,他用林地抵押贷款25万元,用这些贷款完成造林的同时,发展了无公害北冰红葡萄园“林果”间作经济,又用种植的葡萄酿酒,形成了良性循环发展经济。

  白山市林业局负责人说,林权改革后的几年来,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36317公顷,林下经济种植面积达到10.66万亩,种植农户累计达到1.16万户,实现年产值57586万元,受惠农民34万。

  (原标题:白山:林权改革让农民得实惠)

(责任编辑:admin)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