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12月3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俗话说:“冬季膏方巧进补,来年开春能打虎”。最近,沪上各大中医院膏方门诊出现排长队现象,年轻白领、抗衰一族都热衷于进补。对此,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朱抗美提醒,膏方并非人人需要吃,更不能千人一方,不辨体质随意补。对虚不受补、痰湿体质等人群,不仅补不进去,反而影响健康。 五类人群适宜补 巧进补,就是说,不主张蛮补,也不主张小病大补,否则影响脾胃功能,不利于气血之通畅,也不利于痰湿之运化。弄清病史和健康状况,根据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辨证施补,才能做到合理有效。合理调补,因人而异,按各人的性别、年龄、体质、劳逸、心情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肾内科王怡主任医师分析说,进补适宜人群可以分为几大类,包括慢性病人、亚健康者、老年人群、女性,以及儿童。 ■慢性病人进补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病人可以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亚健康者进补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动强度很大,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应酬、长期不足睡眠和休息,均可造成人体各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机体渐趋疲劳,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已有衰老迹象,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调理,此时通过膏方调整人体阴阳气血,可使其保持旺盛精力,防止早衰; ■老年人进补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增长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通过膏方可以改善气血不足、精力减退、头发花白、目力减退、头晕耳鸣、记忆力差、夜寝时短、腰背酸痛、神疲乏力等一系列症状; ■女性进补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和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而女性有月经不调、产后虚弱、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等病症,更需要综合调补; ■儿童进补一般小儿无需膏方进补,主要是某些先天不足、虚弱或患有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厌食、生长与发育迟缓儿童、贫血患儿的儿童,可以服膏滋。 特殊人群食用膏方有讲究 [儿童虚证] 平补为贵,健脾为要 “虚则补之”是中医对各种虚证总的治疗原则。传统观点认为,虚证主要是成年人的疾病,膏方治疗只适用于成年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其实,在儿童中虚证也不少,同样适宜于膏方治疗。中医认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各脏腑的形态和生理功能均不成熟,也就是抗病能力差,常常生病,这是产生虚证的病理基础。临床上,常见有些小儿反复感冒、咳嗽、时时痰鸣、哮喘、动辄出汗或经常腹泻、便秘、厌食、贫血、奶痨、遗尿等,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气血不足有关。病毒性心肌炎后的心悸、胸闷、心肌缺血;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的乏力、脱发、白血球下降、易感染均为人体阴阳失衡所致。中医膏方在治疗这些虚证方面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有的家长担心小儿服用膏方后会不会补得太厉害出现性早熟等不良反应?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徐钢副主任医师说,小儿的膏方在处方立意上与成人膏方有很大不同,在膏方立意上,应以平补为贵,健脾为要。健脾在小儿膏方中是十分重要的法则。此外,小儿膏方不宜用滋腻碍胃和壮阳之品,常用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米仁等健脾益气,助生气血。在膏方门诊,曾有一位8岁女孩,有支气管哮喘史6年,每当感冒或气候变化哮喘发作,需经平喘药和大量激素来控制,经辨证为脾肾亏虚、内有伏痰,给予健脾益肾,固本化痰膏方治疗,第二年哮喘未发,家长非常高兴,对中医更加充满信心。 [孕前、产后女性] 可选膏方调气血 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生活压力增加,许多女性朋友容易出现内分泌失调、精力减退、体质下降等状况,加之晚婚晚育的现象逐渐增多,往往对孕育产生一定影响。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来说,要做好孕前保健,调整亚健康状态,膏方在治疗妇女疾病、改善体质发挥了独特的功效。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主任张婷婷教授说,对因年终岁末工作忙碌,不能每周或隔周定时查舌按脉服汤药,又准备来年希望生育的女性来说,可以选择膏方和调气血、疗病强身。适用于近期3至6个月内有生育愿望,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时有腰酸、头晕耳鸣、五心烦热等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的妇女。 此外,月经不调有很多表现,如果说已在门诊医生诊治较有效果的,可以选用膏方巩固疗效。各种产后疾病,常见的有身痛、腰骶酸痛、足跟痛、畏寒怕冷、头晕乏力、自汗盗汗等症,针对病情以及“产后宜温”的原则选用膏方调治,有助于产妇恢复元气。选用产后膏方应当“量体裁衣”,根据女性不同体质结合产后表现出的各种症状,合理定制膏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术后肿瘤患者] 适宜膏方调治
肿瘤患者一旦体内可能残存的癌细胞“死灰复燃”,就有可能导致癌症复发或转移,许许多多癌症病人在手术后选择康复治疗。龙华医院肿瘤科专家、上海市名中医徐振晔主任医师说,中医中药是防治肿瘤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一种很有效果的康复治疗方法。肿瘤患者术后中医证型比较稳定,适宜服用充分体现辨证论治、个体化强、具有补虚疗疾扶正祛邪作用的膏方。常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扁豆、淮山药等益气健脾;北沙参、天冬、麦冬、川石斛、生地、元参等养阴生津;仙灵脾、仙茅、锁阳、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等补益肾阳;黄精、女贞子、鳖甲、山萸肉、灵芝、龟板、川断、杜仲等补肾益精。这些中药经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具有明显调节癌症病人机体的免疫功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同时选择性加入龟板胶、鳖甲胶、阿胶、鹿角胶、人参、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龙眼肉、胡桃肉等,这样扶正补虚、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就更强了。在膏滋药中认为一些“发”的补品应慎用或不用,如胎盘、蜂胶、蜂皇浆等。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同时伴有恶心、泛吐,大便干结,舌苔白腻或黄腻不适宜用膏方调治,可来年服用膏方。在服用膏方期间可停服中药汤药。 膏方服用三误区 误区一 不辨体质乱吃大统膏
眼下正是各大医院、部分中药店膏方火热的时分,但由于今年药材价格攀升特别厉害,很多年纪大的市民为了省钱,不去医院请医生搭脉,而是自己在药店购买阿胶、固元膏、鹿角胶、龟甲胶等自行服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朱抗美提醒。往年,总有一些人吃了一段时间膏方后,因为牙齿痛、便秘、口臭等各种症状来找朱抗美医生,朱医生询问后发现,这些病人中大多数是不遵医嘱服用,或自行购买药店的大统膏。崔阿姨老觉得怕冷,认为自己血虚,就购买桂圆膏、鹿角胶每天服用,结果不仅怕冷的问题没解决,而且吃到上火牙痛不已。朱医生为其望闻问切后,发现崔阿姨不是血虚,而是血瘀,而且体制偏痰湿,桂圆膏和鹿角胶都是大热的温补膏,不适合她。 误区二 膏方吃到胆结石发作 有些慢性病人在进行重要调理前是不合适服用膏方的,比如胆囊炎、胃炎、高血脂、高尿素的人群。有些是肠胃无法消化吸收膏方,有些是体内营养已经过剩。一般情况下不适宜进补的对象是:体质健壮的青少年,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疾病发作期和活动期患者。 何先生被送进医院急诊时,是因为胆结石发作,医生为他进一步诊治时,询问病史,发现有胆结石病史的何先生连续服用家人为他准备的自制膏方:芝麻核桃胶,没想到因为油脂过多,刺激胆囊剧烈收缩,诱发了胆结石。 朱医生表示,血脂高、尿素高的人在服用膏方后容易出现胃胀、恶心等症状。一方面要立即停止服用,另一方面进行清化痰湿的调理。 误区三 感冒继续吃膏方 网友乔菲这几天感冒喉咙痛,工作又繁忙,她在微博上写“姐有膏方,顶得住”。另一名网友在看中医开膏方时,听说只要不发烧,就算感冒了也能继续服用膏方。对此,朱医生表示,对新近患病者,包括感冒、尿路感染等疾病,都要先治好病方能再行服用,否则,膏方不仅令病人身体难以承受,而且咳嗽、感冒、发炎等症状都难愈。因为患有急性疾病和有感染者不适宜进补,若先行补虚而忽视祛邪,等于将强盗留在体内,往往造成病症迁延不愈。所以,这类患者是不适宜膏方进补的。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